
获奖证书
龙虎斗-龙虎斗游戏
2017级数字媒体专业本科学生团队:石翔、肖钧韬、张浩东团队作品《乌铜走银技艺“VR”体验》(指导教师-闵薇)获得了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该作品主旨建立在发扬宣传云南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乌铜走银,整个作品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作为开场的数字动画历史介绍与真实乌铜走银制作传承馆的VR体验,通过两个环节的相辅相成,为观众带去了乌铜走银的历史进程与参与制作工序的沉浸感体验。


2021年11月28日举办的线上颁奖典礼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高水平知名赛事,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之一,为大学生参与设计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大赛秉承“设计为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理念,坚持艺术与技术并重、学术与公益并重,引导大学生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提升大学生的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及团队协作精神,成为未来的主力设计师。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及联合国机构的称赞。
2020年第八届大赛参赛学校达1100余所,近100万人次参与。比赛设“非命题”“公益”“命题”三个赛道,作品类别有人工智能+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影像、交互设计、环境空间、造型设计、时尚与服饰、数字绘画、数字音乐等。
在2021年举办的第九届大赛中,龙虎斗
学生积极参赛,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一项以及其他奖项若干,这体现出了龙虎斗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选择挑战自我以及追逐梦想的脚步一点一点的踏实在昆工的土地上,学生们将自己的全心全灵投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并对奖项发起冲击,这也是龙虎斗
学生对外发展的对接,更好地将自己提前投入到社会的节奏中,不断奋斗上进。
设计说明
石翔、肖钧韬、张浩东Z
(指导教师-闵薇)



动图演示

(由于素材格式原因,该视频无法显示,需前往龙虎斗
公众号观看)
乌铜走银作为云滇的华丽瑰宝之一,诞生于清朝雍正年间的云南红河石屏地区。在历史上不仅代表了云南地方理解和工艺美术的水平,同时也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可惜好景不长,经过长时间的战乱动荡,乌铜走银渐渐销声匿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社会,乌铜走银重新被拾起,并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乌铜走银也得以焕发生机。只不过刚刚“复活”的乌铜走银并不为世人熟知。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思路就是对乌铜走银进行一定的传播与发展,将乌铜走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量融入到数字媒体的形式中去。




调研照片
设计初期我们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对乌铜走银的工艺及历史背景进行调查,并与指导老师进行讨论确定设计的表现形式与整体框架的搭建。在开学后前往云南官渡古镇的乌铜走银传习馆去做好实地调研,获取了当地的文字与视频资料同时拍摄大量照片素材。在这基础之上我们打算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一件以三维动画做开头,VR交互作为主体的毕业设计。同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表达乌铜走银的历史文化与工艺特色,希望能通过作品让人们对乌铜走银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制作过程
整个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三维动画对历史背景的介绍;第二部分 则是创建虚拟现实环境,完成五个工序的化料打片工作间、放样下料工作间、錾刻走银工作间、焊接组装工作间以及抛光捂黑工作间,让用户可以真切的体会到乌铜走银的制作过程。而在最后也能通过一系列的流程下来对乌铜走银的历史工艺与传承进行一定的传播与发展。



VR效果演示
团队感言

石翔:
在我们大四学期进行毕业设计的开题选择之前我就对该赛事有所了解,在开题结束之后就做好了参加大赛的准备。参加大赛的目的其一是为了对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进行一个检验,其次就是为了在设计的过程中收获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在大赛结束的现在来回想制作的过程,我发现过程中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对于自身专业知识的补充,而是在制作过程中一起奋斗的团队伙伴们,如果没有他们对于作品的付出与投入,仅凭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获得这次成功的,感谢团队中努力过的每一个伙伴,是你们的艰辛成就了这次全国一等奖的成功。

肖钧韬:
在入学之后我就在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设计。就在这时我发现了VR科技逐渐成为了数字媒体专业的新兴科技,在那一刻我就认识到我想做的就是VR方向的技术了。而在接触了这门技术之后我看到了它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毕业设计开题之后我就已经确定了要结合云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与VR技术相结合,成功设计出立于云南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虚拟数字化VR传承馆。并获得了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的全国一等奖。至此之后我也继续向着更优秀的数字媒体方向的设计师不断前进着。

张浩东:
在学校开始学习数字媒体专业相关的时候我一无所知,对任何课程上学习到的知识都充满了好奇。在学习的过程中闵薇老师给了我许多帮助,使我对数字媒体这个专业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慢慢地,我也开始在网络上查阅优秀设计作品的频率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通过这次大赛我也是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努力前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导师寄语
石翔同学在校期间就是专业成绩中比较优秀的同学,同时也是在课堂上最会活跃气氛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在课堂上根据老师讲述的课程进行一定的提问,在课后也会进行相应的反思,在下一节课就会和老师一起讨论反思的内容以及适当的建议。
肖钧韬同学呢,他喜欢思考与学习,在专业方向总是喜欢探寻最先进的科技以用在自己的设计中。经常会帮助在专业问题上遇到困难的同学,有着较高的团队凝聚力。这也是这次团队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张浩东同学的话,在学校的时候是思维最活跃的学生之一,经常会蹦出一些奇思妙想,这次的项目内容中的创意也有很多是由他提供的,比如整体画面的呈现方式以及一些场景设计等等,整体项目的协调与沟通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这次的项目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缺少,也正是他们一起齐心协力才能完成项目庞大的工作量并且获得全国一等奖,在这里我也衷心的祝愿他们今后在设计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不畏险阻。
特别鸣谢
最后特别感谢深圳瑞立视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学校的VR实验室联合教学基地的大力帮助与支持!

供稿 视觉传达系 审核